中国评剧网中国评剧艺术

标题: 沧州市群艺评剧团 承上启下 继往开来 [打印本页]

作者: 芬奶奶    时间: 9 小时前
标题: 沧州市群艺评剧团 承上启下 继往开来
     芬奶奶聊评剧
   沧州市群艺评剧团起源于沧州市评剧团,沧州评剧团始于1952年,最初名为沧县专区实验评剧团。随着行政区划的变迁,它曾短暂更名为天津专区评剧二团(1958年),直到1961年沧州建市,才正式定名沧州市评剧团。

       沧州评剧团可谓群星璀璨,评剧名家李兰舫、义侠君、筱紫玉等名角都是台柱子。她们上演的拿手剧目《秦香莲》《茶瓶计》《珊瑚传》《小女婿》等,曾在沧州乃至更广阔的舞台上赢得满堂彩。

       早在1956年沧州评剧团就被省文化局誉为《排演现代戏红旗单位》。1954年演的《雨过天晴好前程》、1956年的《猎犬失踪》都参加了专区会演。1959年评剧名家李兰舫等主演的《母子两代英雄》在河北省戏剧汇演中大放异彩,连戏剧大家田汉都给予了肯定。

       到了六十年代初沧州评剧团的《骨肉深情》和《槐树庄》这两部剧更是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传遍了全国。1982年剧团坚持创新,推出了《倩魂》这样的新作。     

     沧州市评剧团解散以后,1992年,由伊焕岐(李兰舫丈夫原评剧团琴师),段有志(原评剧团鼓师)牵头成立了业余评剧社,成立伊始名为“鱼跃业余评剧社 ”,活动地点在跃进地板砖厂,后转移在清风楼。人员大部分是原评剧团演员和乐队人员,如:马国强,刘君华,韩光荣,刘化茹,张秀芝,吴俊梅,刘红军,伊宝琴等。继承了沧州评剧团“跟形势,演新戏”的传统,编演了《公爹认错》《不如没有他》等宣传时政的剧目。清风楼关闭后,剧社转移到大化俱乐部活动,改名为“大化评剧社”,社长由原评剧团鼓师彭国栋,和张金芳担任,演员增加到30余人。能演出《秦香莲》,《杨三姐告状》《母子两代英雄》《打金枝》等大戏。由于大化俱乐部拆迁,剧社迁移到一中前街社区,2011年更名为“沧州市艺文业余评剧社”。在一中前街社区期间,曾两次参加中央电视台《一鸣惊人》节目,自创的小品《父亲》《母亲》受到嘉奖。

     自2017年,剧社进入沧州市群众艺术馆,正式确名为《沧州市群艺评剧团》。 群艺评剧团有成员40余人,由退休职工和在职人员组成,这些人员中大部分是原沧州市评剧团演员和乐队人员,艺术素质比较高。团长郭志成,演员中有原评剧团主演著名白派艺术家李兰舫的徒弟刘化茹,女儿伊宝琴,有原评剧团鼓师谢金峰,原评剧团导演马莉,原评剧团琴师王俊涛,和二十余位原评剧团演员及乐队演奏人员,近年来又发展培养了十多位业余演员。经过30 余年的坚持和努力,剧团排演了一大批传统剧目如:《秦香莲》《花为媒》《打金枝》《卖妙郎》《姊妹易嫁》《卷席筒》《刘云打母》《乾坤带》《杨三姐告状》《井台会》,《打狗劝夫》《朱痕记》《杜十娘》《茶瓶计》《乾坤带》等。配合形势教育,宣传党的政策排演了宣传土地法的《公爹认错》;宣传计划生育的《不如没有他》;反腐倡廉的《女陪客》《生“钱”友好》《随礼》等剧目,经常在沧州市和郊县公益演出,受到各界观众的好评。

   群艺评剧团成立30 多年来培养了大批的优秀票友,自1995年以来有3人参加全国中老年戏曲汇演获奖(孔明,伊宝琴,张志增);4人参加全国评剧票友大赛均获奖(于朵智,赵晓荣,伊宝琴,方艺英);有4人参加河北省大赛均获奖(于朵智,伊宝琴,张志曾,孙淑兰);4人参加中央电视台《过把瘾》栏目(伊宝琴,李素娥,赵晓荣,杨玉霞);1人参加北京电视台《国粹生香》栏目(伊宝琴);10人参加河北电视台的《戏苑乡音》和《绝对有戏》栏目(陈润甫,赵晓蓉等);2012年有10余人参加沧州市首届评剧票友大赛取得了一,二,三等奖的优异的成绩并获组织奖(张瑞珍,马春田,尹玉梅,方艺英获十大名票)。2013年参加河北人民广播电台“魅力声腔”大赛有三人获奖并获组织奖(赵晓荣,伊宝琴,张瑞珍)。

   2013年3月协助《中国评剧·李兰舫白派艺术研究会》举办了“纪念著名评剧艺术家李兰舫诞辰95 周年”大型演唱会,有中国评剧院和天津评剧院的名家前来助演。2014年沧州市运河区宣传部举办了戏曲大赛,参加演出的《杀庙》获得一等奖。在文庙举办的两届庙会上都有艺文评剧团的演出。尤其是2014年两次集体登上中央电视台“一鸣惊人”的舞台,在全国观众面前亮相。群艺评剧团经常参加沧州市举办的各种演出和比赛,均受到各级政府的嘉奖。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 周年,群艺评剧团战酷暑,冒炎热恢复演出了原沧州市评剧团的看家戏,反映马本斋母子抗日英雄的剧目《母子两代英雄》。在文庙演出,受到狮城观众的一致好评。

  近两年,群艺评剧团响应政府号召,多次到小学中学举办戏曲进校园活动,为学生们普及戏曲知识,得到学生们的欢迎。去敬老院慰问演出,把党的关怀送到老年人心中。

  自2018年7月群艺评剧团入驻沧州市群艺馆以来,协同群艺馆举办了多次惠民演出,在2018年7月举办的京津冀评剧票友大赛上郭志成,赵晓蓉获得金奖;赵彩虹,尹玉梅,李明彦获得银奖。为沧州评剧的弘扬做出了贡献。

2019年新年伊始,又在沧州影剧院为狮城百姓奉献了两出大型传统剧目《秦香莲》《杨三姐告状》。2020年1月19日在群艺馆系列展演中成功演出了《墙头记》,获得戏曲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为了抢救保留李兰舫主演的传统剧目,2024年春节期间,由83岁的刘化茹,73岁的伊宝琴主演了《砸粥缸》,让这出阔别舞台40余年的剧目重现在观众面前。
今年是抗战胜利80 周年,沧州市群艺评剧团排练了新版的《母子两代英雄》,9月份正式演出。

   沧州市群艺评剧团三十余年,始终延续原沧州市评剧团的传统,继承老一辈的衣钵,不忘初心,继续坚持守卫评剧阵地。

IMG_2352.jpeg (52.58 KB, 下载次数: 8)

IMG_2352.jpeg

IMG_2353.jpeg (77.94 KB, 下载次数: 8)

IMG_2353.jpeg

IMG_2383.jpeg (42.33 KB, 下载次数: 8)

IMG_2383.jpeg

IMG_2354.jpeg (88.47 KB, 下载次数: 8)

IMG_2354.jpeg

IMG_2380.jpeg (45.09 KB, 下载次数: 8)

IMG_2380.jpeg

IMG_2374.jpeg (37.64 KB, 下载次数: 8)

IMG_2374.jpeg

IMG_2376.jpeg (68.75 KB, 下载次数: 8)

IMG_2376.jpeg

IMG_2379.jpeg (41.45 KB, 下载次数: 8)

IMG_2379.jpeg

IMG_2378.jpeg (77.4 KB, 下载次数: 9)

IMG_2378.jpeg

IMG_2376.jpeg (68.75 KB, 下载次数: 8)

IMG_2376.jpeg

IMG_2377.jpeg (64.12 KB, 下载次数: 8)

IMG_2377.jpeg

IMG_7225.jpeg (64.57 KB, 下载次数: 8)

IMG_7225.jpeg





欢迎光临 中国评剧网中国评剧艺术 (http://www.zgpjy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