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32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评剧院新时期的现代戏创作3-3

[复制链接]

803

主题

836

帖子

430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3 13:2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评剧院新时期的现代戏创作3-3


      (三)不断推陈出新
    推陈出新是评剧发展的生命。
    一个剧目寿命的长短也在于推陈出新。
    新时期以来,我院上演了三十一出现代戏,如果算上“文革” 前所演的现代戏就更多了,但没有一出能真正保留下来经常上演。有些剧目只是书面上的保留剧目,并不是实际上的保留剧目。随着一个个剧目的停演,其中有些精彩的场子也随之搁置了。正当我们无所措的时候,《血火征程》出现了,它开了搬演现代折子戏的先河,也许我们今天还不能估价它的实践意义,但肯定是令人振奋的。
    这次推出的一台现代折子戏,既是从历史的发展角度,又是从保留精彩场于出发而选择的,我们的立意正如剧名所展示的“血火征程”。我们从革命战争题材的剧目中,按历史时期,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的历史时期选出四出戏,即《金沙江畔》、《野火春风斗古城》、《江姐》和《高山下的花环》,从中抽出有代表性的场子组成的。这些折子戏既是上述戏中的精彩片段,又是观众所熟悉的。
    这次演出,用串场词将四个折子戏连缀起来,使它成为一个既具有折子戏的特点,又具有统一性的品格。也就是说每个折子戏都有其时代特点,而又融于总的情调中,它的总情调就是血与火。革命就是从血与火的交织中取得胜利的。要像烈士一样奉献,这是导演对这台折子戏的新解释。
    在导演的总构思中舞台美术也做了新的处理,那高耸在舞台中心的战士雕像,将观众带人战火纷飞的年代,是他们用鲜血铸造了伟人的共和国,观众从那组雕像中感觉到了战士在召唤,召唤人们为“四化”献身,舞台美术把主题又深化了一步。
    这四个折子戏不是简单的拼凑,它有完整统一的构思,又有新的艺术特色,是一次新的再创造。
    现代折子戏是积累、继承和发展现代戏的有效方式。《血火征程》演出后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喜爱,它启示我们把其他戏中精彩的折子戏也像 《血火征程》一样给予新的处理,使观众在一个晚上获得过去需要几个晚上才能获得的集中而强烈的艺术享受。
    这次演出,无论从哪个意义卜讲,都是一次推陈出新的成功实践,我们期望现代折子戏能够作为一个独立品种在新时期繁荣起来,该剧曾先后参加第二届中国戏剧节和纪念毛主席题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四十周年的演出。
    成绩使人欣慰,问题使人担忧。
    在改革开放急剧发展的新形势下,剧院领导由于认识卜的局限和实际困难,使得剧院的现代戏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没有经常上演的现代戏,更没有保留的精品经常上演,问题在哪里呢?
      (一)脱离生活,不熟悉表现对象
    先让我们简略回顾一下评剧的发展过程。评剧演现代戏是有传统的,1919年就上演了《杨三姐告状》,此剧由成兆才据198年发牛在河北滦县的真人真事编写,1919年警世戏社在哈尔滨首演,金开芳饰三姐,月明珠饰二姐,成兆才自己扮演了高贵章,全剧五十六场,分两集演出。这个戏经过推陈出新至今连演不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刘巧儿》、《金沙江畔》也曾红极一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夺印》、《向阳商店》更是打造了所谓的评剧院的“黄金时代”。那时上演的剧目不但数量多,质量也是上乘的。那个时候剧院的剧目最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舞台上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新的人物也层出不穷。近十几年来,我们对新时期的新人新事不熟悉了,从领导到创作人员深人生活不够,不能也抓不住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怎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呢!
      (二)脱离观众,不熟悉服务对象
    中国评剧院是北京市大剧院之一,由于我们演出少,观众对我们已经淡忘了。但从另一方面讲,却是我们遗忘了观众,这或许是更重要的。由于对今天的观众不熟悉了,对他们的要求和审美情趣自然也就不清楚了。请看1990年度剧院在市内剧场演出的现代戏情况吧。本年度共上演了四个新戏:
      《大潮中的旋涡》,演出十场;
      《花溪情》,演出两场;
      《寸草心》,演出四场;
      《血火征程》(系列折子戏),演出九场。
    一年心血,只演了二十六场。
    客观原因是戏曲处于困难时期,使现代戏的局面更为困难(传统戏也同样遇到了困难),但主观因素却是对服务对象认识不够,研究不够,不能根据对象选材和进行艺术处理。必须每天研究观众,这就需要有自己的固定剧场。
      (三)关于剧场
      “文革”前,“看评戏,上大众”,现在看评戏找不到地方厂,也看不到广“告了。原因是没有了根据地——剧场。剧场已失去了三十多年了,观众也流失了。连根据地都没有了,还能生存发展吗?倘若自己有剧场,我们就会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主动组织观众,和观众建立联络网,我们就会利用自己有剧场的有利条件,对剧目进行加工,提高演出质量。现如今只能打游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卖的那点钱,还不够付场租费的,不演不赔钱,越演越赔钱,赔钱的买卖谁还去干。于是老观众流失了,新观众又招不进来。为了争取新老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一定要有高质量的戏,从内容到形式应是新、奇。美的完整艺术,这就得有新戏。而要在演出中和观众共同创造,交流反馈意见,艺术上加以总结。修改.就要“实践——总结、修改——再实践”,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达到一定质量的戏,这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演出阵地——剧场。由于没有自己的固定剧场而出现了什么情况呢?出现了在北京市站不住脚,只好到外省市的县城去演(一定量的演出也是需要的),下面不要现代戏,而要传统戏,专点老三出(《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秦香莲》),几乎成了流浪式的“行商”,这种状况影响了艺术于部创造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演员的刻苦创造,形成了演一个扔一个的恶性循环。
    我们深刻的感到,评剧现代戏若想在现代艺术百花园中争艳,在北京市内站住脚,非得综合治理不可,已不是就艺术谈艺术所能为之了。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为繁荣和发展评剧事业,必须进行机构和经营管理改革,解决‘产销”矛盾。关键还是要有一个固定的剧场,其目的还是为了争取观众(而不是一次性的观众)。没有观众就没有剧团,那还有什么现代戏可言呢!为使现代戏占领剧场,必须有高质量的戏,没有剧场便达不到这个目的。
      (四)艺术总结不够
    十三年来,演了三十一个现代戏,演一个扔一个。由于缺少总结,都不知道为什么扔了。我们不能埋怨观众,观众对有质量的现代戏还是青睐的。为了争取观众,就必须通过艺术总结,让创作人员提高认识,才能自觉地去加工整理,不断提高质量。现在除了个别重点戏外(如我院的《花环》大的修改三次),一般的戏基本上不总结,不加工。当然经济困难是一个原因,但毕竟不是根本原因,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