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30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剧发祥于天津

[复制链接]

803

主题

836

帖子

430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3 13:0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评剧发祥于天津


   莲花落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说唱,是评戏的前身。南宋时期即有“莲华乐”记载,当时只是为乞丐所歌,到元代才开始称“莲花落”。冀东一带的滦县、乐亭、昌黎、丰润等地极为流行,是农闲、夏歇和工余时的娱乐活动。鸦片战争后,战乱频仍,百业凋敝。破产的农民迫于生计,沿街卖唱进入城市。光绪十一年(1885),张焘的《津门杂记》记载:“北方之唱莲花落者,谓之落子……一日两次开演,不下十人,粉白黛绿,体态妖娆,各炫所长,动人观听。彼自命风流者,争先快睹,趋之若鹜,击节叹赏,互相传述。每有座客点曲,争掷缠头……”莲花落当时在津的盛况由此可见一斑。
  莲花落演出形式,最初由一“单口”,或一男一女“对儿戏”坐着干唱。后来,逐渐发展到有身段和表情,一人演一个或多个角色,名“折出”,初具戏曲雏形。
  因清政府视莲花落为“鄙俚技艺”,莲花落艺人还被人们视为漂行(即乞丐),所以,初时,莲花落进入天津,大都在南市三不管、北开、老龙头、侯家后和河北大街一带“撂地”、“跑棚”。后来,通过几辈艺人的不懈努力,三闯津门,才把莲花落的说唱形式,发展成了落子调蹦蹦戏的形式,得到天津老百姓的广泛认同,以其锐不可当之势,占据了天津一大半的戏园子,并迅速在全国得到发展,以评戏定型。所以,有“评戏始于冀东,发祥于天津”之说。
  光绪二十七年(1901),以成兆才、孙凤鸣等20余人组成的莲花落班子由冀东初次进津。先后在奥租界天福楼、日租界下天仙和胡家坡等茶园演出,深受天津中下层老百姓欢迎。后又有几个莲花落班社纷纷进津献艺,他们在天津中小茶园轮流演出。由于是清一色的旦角戏,行当不全又没有武戏,故时称之为“半班戏”,叫白了俗称“蹦蹦戏”。正当莲花落在津演出正酣之时,直隶总督杨子祥却一纸通令,将当时在津的9年莲花落班社同时逐出津门。
  光绪三十四年(1908),成兆才、张化义等率班二次入津时,却适逢光绪、慈禧两次国丧,禁响乐器,不能登台演出。直隶总督重申前令,又将他们逐出津城。莲花落进津再次宣告失败。随后,各大城镇也相继禁演,兴盛一时的莲花落几近遭受灭顶之灾。
为了拯救莲花落,以成兆才、月明珠等为首的艺人,对落子音乐、表演、剧本进行了全面改革,他们仿照梆子场面,增加了伴奏乐器,借鉴了梆子的锣鼓经和曲牌,梆子板式、腔调,赋予了莲花落以崭新的形式,同时又编写、创作了许多新剧目。为了混过官府这一关,莲花落又以庆春平腔梆子命名,于1915年三闯津门。
  庆春班社的平腔梆子以崭新面貌出现在津门,首演于河东晏乐茶园。《斩窦娥》、《回杯记》、《杜十娘》、《马寡妇开店》等以唱工国主的旦角新戏,情节曲折,故事完整,通俗易懂,加之演员的表演艺术也有显著提高,特别是月明珠的表演和唱腔,倾倒了无数天津观众,轰动了天津城,晏乐茶园门前被挤得水泄不通,乘马车和坐轿来看戏的达官贵人,也只好在远处下车、下轿,步行入园。莲花落气势如虹,颇有压倒京、梆之势。
  正在天津演出的京剧名家梅兰芳、刘鸿声也大为震惊,一日晚场竟也来到晏乐茶园,想亲眼目睹一下让天津观众如痴如醉的平腔梆子。当时台上月明珠的《杜十娘》正演到杜十娘闻知李甲已将自己卖与孙富,意外的打击虽使她两眼发直、双手颤抖,但她并没有哭,反而冷笑了几声,接着是一大段高亢铿锵的唱腔,曲终台下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梅兰芳心中也不禁叹服,演出结束后,他亲自来到后台向月明珠表示祝贺,并夸奖杜十娘的冷笑演得入情入理。
  次日,梅兰芳、刘鸿声在晏乐茶园盛赞莲花落的消息不胫而走,津门各家报纸的大幅报道,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一些曾经鄙视过莲花落的中上层社会也转而成了莲花落的忠实观众,甚至长期包座。前清邮政大臣吕海寰每演必至,他还带领着家眷亲朋,前呼后拥,一次就包十几个坐席,并送来“风化攸关”的匾额。天津商会也赠送了贺幛,上书:“明珠新出蚌,一起平腔压倒男伶女乐”。但最高兴、最获实惠的莫过于晏乐茶园的经理,因为,他这个原本不很出名的小园子,一夜之间成了天津卫的名园!于是,他马上把票价从原来的3个铜子儿一下子涨到了10个铜子儿。
  梅兰芳这样梨园界的大人物能光顾这小小的晏乐茶园,足以证明莲花落当时在社会上的影响之大,同时也为戏园子扬了名,晏乐茶园从此也载入了天津戏曲史的史册。
  由于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庆春班社由20多人迅速增加至40余人,后又先后在东天仙和马鬼子楼两茶园演出。
  莲花落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深深地根植于天津观众的心中,并以其锐不可当之势迅速占据了全市大半个戏园子。这一时期的莲花落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体系,为今后评剧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基础和观众基础。
——摘自周利成 周雅男编著《天津老戏园》一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