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津评剧现状的思考赵德明天津是评剧的发祥地。在这块“肥土沃壤”中,曾经培养出几代优秀演员,发展了不同流派风格的声腔艺术,推进了剧种的变革和发展,在历史上曾有过她的辉煌灿烂时期。解放后的相当长时期,评剧在津门剧坛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庞大的观众群,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近年来天津评剧受多种因素影响,险入进退维谷的艰难境地。一呐喊厂场次锐减,上演剧目贫乏,剧团经济拮据,部分青年演职员缺乏事业心,人才严重流失,剧团整体素质下降等等。形成领导犯愁,群众埋怨,运转困难,人心涣散的局面。 天津评剧的现状,近来虽有改观,尤其是在纪念成兆才诞辰120周年活动过程中,天津评剧院以此为契机,集中全院艺术力量,排练了《夫人令》与《杀妃剑》两出新戏,调动了演职员的积极性,促进了剧院的改革。但从根本上讲,使天津评剧走出困境,重振雄威,还需要付出极大努力。我以为,有这样几个问题,在当前需要取得共识。 一、面向市场,加速剧团体制改革 评剧是植根于民间生活土壤的地方剧种,她的根基应当牢牢地扎在群众之中。而目前剧团由于体制的限制、队伍庞大,开支过重,在城市大剧场难以组织观众,下去演出人吃马喂开销大,非包场难以维持。长久下去,不能适应市场需要,脱离群众,危及到剧种的前途与生存。剧团体制改革方向是面向市场,适应演出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讲、应当走千剧团的路子,变“大剧院”为“小剧团”,使评剧团回到群众土壤之中。 二、丰富上演剧目,加速剧目更新 评剧尽管历史并不太久,但经过几代艺人的努力,积累下丰富的保留剧目。过去一个剧团在一个剧场连演几个月,剧目不重复是常见的现象。解放初期,评剧的新剧目更是层出不穷,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审美需求。近年来天津评剧上演剧目贫乏,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出戏,观众自然乏味。丰富上演剧目,首先要抓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现代戏。评剧本身具有生活气息浓郁,形式清新活泼,没有固定表演程式的特点。最适宜演现代戏。从她早期的《杨三姐告状》、到解放后的《刘巧儿》、《小女婿》、《妇女代表》、《向阳商店》、《村南柳》等等,充分显示出评剧专长。这些戏能够深入人心,取得轰动效应,以致长演不衰。就在于戏中的内容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紧紧贴近现实生活,反映出人民的意愿与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实践证明,群众需要紧紧贴近时代、能够引起他们思想与感情共鸣的现代戏。而评剧也只有继承这一优良传统,扬其所长,才能形成优势,永保剧种的活力。其次是选择适宜评剧演出和为评剧观众所能接受的古装戏。其中尤应重视从自己的宝藏中挖掘整理传统剧目。评剧在近百年历史中,积累下200余个题材窘异、形式多样的传统戏。这是一笔丰富的遗产,应当得到继承。自然,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传统戏精芜并存,遐瑜互见,挖掘传统戏不应当“只挖不整”,“老戏新演”,形成“狗熊掰棒子”局面。应当运用现代观点,对传统戏重新加以审视,并认真加工整理,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在这方面,天津评剧界曾经做过大量工作,并取得过一定成绩。如天津评剧院的《回杯记》、《费姐儿》、《杜十娘》等,都是在传统戏的基础上,经过几十年反复加工锤炼,达到了“旧戏开了新生面”,成为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去年,《回杯记》参加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得了六项奖。戏曲界同人充分肯定了天津对传统戏抓住不放,反复加工,锐意出新的精神,认为“给剧团丰富上演剧目开出了一条路子”。但是,评剧传统剧目何止是《回杯记》、《杜十娘》等两三出剧目,还有大量内容健康、在艺术上颇有继承价值、濒于失传的剧目,有待我们去挖掘整理,加工提高。自然,这项工程艰巨复杂。其难度不亚于创作新戏。但只要认真对待,树立一种既无愧于前辈为我们奠基创业,又甘愿为后辈造福留根的精神,这项工作定会取得辉煌成果。 在剧目问题上,还有几个观点需要加以澄清。 (一)高品位与低品位 时下有一种观点,认为评剧艺术品位低,所谓“浪评剧”的观念仍然有一定市场。因而主张评剧要搞重大题材的戏,在表现形式上要有大的突破,惟其如此才能提高评剧的品位。对次,我认为评剧涉猎重大题材,扩大表现范围,在艺术上做一些新的探索,对剧种的发展有益,这本无可厚非。但表现生活中的矛盾纠葛,凡人小事,家长里短,婆婆妈妈,并不等于是低品位。因为一个剧种的艺术品位高低,不在于演出什么题材的剧目,采用什么样式的表现形式,关键是她所反映的内容是否贴近生活,有否典型意义,能不能得到群众的首肯与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乡土艺术的评剧,无论其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都具有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特点,是通俗文艺中的一支劲旅。把评剧视为俚俗艺术,品位低下显然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偏见,对这种观点需要加以澄清。 (二)现代化与市场化 当前有一种倾向,只要搞新戏,就很注重外包装,充分使用现代化科技成果,动辄就是十万八万乃至几十万投资。似乎只有这样才有气派,才能体现出现代意识,排出的戏才具体可看性。随着时代发展,戏曲充分运用现代化表现手段,提高整体演出水平,改变舞台陈旧面貌,是戏曲发展的趋势。但现代化必须与市场化结合起来。评剧的基本观众是城市居民和乡村农民,主要市场在基层,生产的剧目必须考虑能下去演出。目前的状况有些戏连市里条件较差的剧场都容纳不了,更何谈送戏到厂矿,到田头?演戏,讲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再好的戏下不去,见不着观众,效益又从何谈起。剧目生产的适合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争取新观众与关注老观众 争取青年观众,是戏曲延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休闲方式多样化,评剧确实被夺走了不少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对歌舞、电影、电视、卡拉OK、酒吧等的兴趣高于对戏曲的兴趣。这是社会的现状也是时代发展之必然,想争也争取不过来。我们搞戏的着眼点不能只放在争取青年观众上,切不可忘了评剧的老观众。现在有些戏是青年观众摆手,老观众摇头,既招不来新的又得罪了老的。这种倾向也需要引起注意。 三、继承与发展流派艺术 天津评剧基础雄厚,曾经孕育并培养出几代评剧优秀演员,象以高亢激越著称的李(金顺)派、以刚柔相济著称的刘(翠霞)派、以低回婉转著称的白(玉霜)派,以清新俏丽著称的爱(莲君)派,以及喜彩莲、鲜灵霞、六岁红、筱玉芳、筱俊亭、新凤霞、郭砚芳、李文芳等不同风格流派,对评剧声腔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也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这些不同的艺术流派是评剧艺术中的瑰宝,有的已濒于失传。当前亟需采取措施加以继承。并且鼓励与倡导中青年演员在艺术上广征博采,汲取各家之长,结合自身天赋条件,创造新的艺术流派。梅兰芳在《舞台艺术四十年》一书中谈到:“大凡一个成名的艺人,必要的条件,是先要能向多方面撷取精华,等到火候到了,不知不觉的就会加以融化成为他们自己的一种优良的定型”,目前中青年演员尚缺乏这种“必要的条件”,因此就很难有“优良的定型”。这种现状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倡导团结合作,加强演出阵容 剧团主演合作,是天津评剧界的优良传统,也是推动天津评剧艺术发展的一种动力。从30年代起,主演大合作以蔚然成风。到解放初期,天津评剧团新翠霞、六岁红、羊兰芬、莲小君四大主演长期同台献艺,合作演出,观众有口皆碑,成为津门剧坛佳话。几年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秀云、马淑华合作演出大型现代戏《村南柳》,由于加强了演出阵容,增强了戏的可看性,受到观众的欢迎,参加全国评剧交流演出,获得了六项奖,为天津评剧界赢得了荣誉。 近年来,一批中青年演员迅速崛起,成为剧坛主力军。然而,有些演员随着声誉的提高,却淡化群体意识,不良习气泛起,无形中滋长了门户之见,形成了令人头疼的主演合作艰难的局面。这种状况,不仅削弱了演出实力,也有碍天津评剧跨上新台阶。重振天津评剧雄威,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各方面共同努力。主演的团结合作,既有利于提高戏的总体艺术质量,满足群众欣赏要求,又能通过同台演出,强化竞争意识,有利于个人水平的发挥与提高。从思想修养上讲,也是一个评剧演员应当具有的艺风艺德。这也是天津评剧界应当解决的一个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