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4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芬奶奶评剧之窗•第227期》~陈胜利

[复制链接]

820

主题

1136

帖子

489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9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24 12:15: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芬奶奶聊评剧
 《芬奶奶评剧之窗·第227期》今天简介评剧名家陈胜利 

  陈胜利:(1950年~2020年)1950年生于天津,1961年以11岁之龄考入天津“火花”评剧团少年训练队。因其聪明伶俐、形象俊秀、嗓子出众,加之腰腿功扎实,文舞并重,短短一年便由一年级跃至三年级。尽管胳膊因练功三次骨折,但这并未阻止他艺术的脚步。很快他就在同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1981年,天津火花评剧团更名为廊坊地区评剧团,1989年又改为廊坊市评剧团。

      陈胜利在这期间。主演了《逼上梁山》《柜中缘》《杨乃武与小白菜》《杨三姐告状》等剧目 ,塑造的林冲、岳雷、杨乃武等形象生动,唱、念、做、打功力深厚。 陈胜利曾师从廊坊地区著名评剧老演员王素秋,1981年成为中国评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张德福的弟子。在恩师张德福的精心指导下,他的艺术技艺显著提升,板眼分明,招式到位,尽显“张派”艺术的精妙,颇具乃师神韵。

       陈胜利的声音坚实明亮,唱腔旋律丰富,韵味浓郁,扮相、身段、武功亦佳。在《无双传》的“访古”一场中,他表演的难度极大的“扔跪”动作舒展自如,书生王仙客的外表和内心刻画得栩栩如生,赢得满堂喝彩。在《杨乃武与小白菜》中,他所扮演的杨乃武性格鲜明,活灵活现。尤其是那段道白“……一个品字分为三口”,他念得准确、流利,一气呵成,尽显功力。陈胜利不仅继承了张德福的张派真谛,而且为评剧小生行当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为培养新生代演员打下了坚实基础。   

   陈胜利1983年进入中国评剧院,与众多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同台演出,技艺大进。1987年,中国评剧院成立以中青年后起之秀为骨干的三团,陈胜利为其倾注了大量心血。张德福先生赞誉陈胜利:“胜利勤奋好学,思路敏捷,富有进取心和创造力。一个演员没有创造,就等于自我消亡。有了创造,就有了新的生命力。所以艺术的生命正在于不断地创造!”

     陈胜利 众多业内人士和评剧戏迷都知道,他既是一位好演员、更是一名评剧事业的开拓者,他嗓音宽厚、明亮,唱腔旋律丰满,韵味浓郁,且扮相、身段、武功俱佳。他的演唱一板一眼,一招一式,无不显露出“张派”艺术之精美。     

     陈胜利曾和李忆兰、花月仙、花砚茹、刘淑萍、谷文月、刘萍、戴月琴等新老艺术家同台演出了众多评剧剧目。张德福先生曾这样评价弟子陈胜利:“胜利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富有进取心和创造力。”原文化部老部长高占祥对陈胜利为评剧所做的工作给与这样评价:“振兴评剧需要艺术家,更需要陈胜利这样的活动家”。     

    陈胜利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策划和筹拍了评剧艺术电视连续剧《刘巧儿后传》《雾峪村的故事》并在《刘巧儿后传》中出演男主人公赵柱儿。他积极支持相关部门对《包公系列》《秦香莲》的拍摄。参与了评剧电视剧《生死场》的统筹、制片、以及重要角色演出。  

     陈胜利他所筹划和改编的评剧艺术电视连续剧《花为媒》好评多多,在他身兼中国评剧大剧院经理和中国评剧院二团团长时,他带领演职员工,苦练基本功、开拓评剧市场,让郑岚、王婧、张超群、于海泉等一批评剧新秀脱颖而出。 

      陈胜利2008年来天津演出, 演出结束后,天津的观众站在中国大戏院门口久久不肯离去,当陈胜利走出来后,好多观众立即围住了他,兴奋的说“陈老师,您给我签个字吧”,签字完毕后,一个观众说“陈老师您今天的扮相和嗓音都非常的好,您今年40几岁了?”陈胜利笑笑说:“您好啊,估计您没有我大啊?”“不可能啊,我57岁了,”陈胜利爽朗笑后说“我比您大一岁啊”,随着身边的观众们立即高兴的说道“陈老师既年轻又漂亮,希望您多来天津、下次来一定要唱《曲江池》”。     

    陈胜利2010年退休,退休后更加忙碌评剧事业。2011年收徒优秀评剧青年赵立明;2012年成立了北京传承戏曲艺术院和深圳市世纪戏曲艺术研究院,继续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陈胜利曾南下深圳开始筹划“戏聚星期六”大型传统戏曲公益栏目,如今已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陈胜利还致力于让评剧走出内地,走向国际。他们在香港演出《杨三姐告状》在德国、法国演出《秦香莲》《风起同仁堂》等反响热烈,让外国人感受到了评剧魅力。

     陈胜利2017年6月17日上午,受天津品牌讲座“海津讲坛”之邀在天津市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了一场生动火爆的评剧讲座。这是继陈胜利前不久携北京传承艺术院与天津城市职业学院签约“戏曲大讲堂”开班讲座后再次到津传播戏曲。天津图书馆的“海津讲坛”,作为一个已有十几年历史的公益性文化讲座,坚持“传承文明,传播文化,情系百姓生活,共建和谐精神家园”的宗旨,始终致力于传播优秀文化,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市民文化素质。

       陈胜利此次讲座中,带来的是《传承弘扬戏剧的重要使命和我们的文化担当》主题讲座,通过讲述戏曲传承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当前戏曲市场的担忧中又看到希望,就当下国家对戏曲艺术的重视和支持让戏曲工作者无比振奋。他还结合戏曲的产生渊源,对各流派的百花齐放及艺术风格进行了解读,揭秘艺术家台前幕后的趣闻轶事,并配合视频资料等现场播放,以及演员表演与观众互动,共同探讨戏曲艺术的魅力。    

     陈胜利后来身体欠佳,2018年8月6日傍晚,88岁的张德福老师得知爱徒陈胜利住院手术,一直挂念着爱徒的病情,不顾劳累,前去看望,得知陈胜利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十分高兴,并提醒要劳逸结合、注意身体多休息。师徒俩畅谈着评剧的发展与未来 ……

    陈胜利 代表剧目《无双传》《剑胆琴心》《刘巧儿新传》《金印记》《潮白人家》《高山下的花环》《凤还巢》等,塑造的角色堪称经典。退休后依然全身心地投入评剧事业。2020年因病在北京逝世,他的离世是对评剧界一大损失。

    陈胜利德艺双馨,他即是著名评剧演员,评剧理论家、活动家,国家一级演员,还是中国评剧院(退休后)任红馆(北京)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同时担任北京传承戏曲艺术院和深圳市世纪戏曲艺术研究院并担任法人院长等职务。陈胜利的人生轨迹一直没有离开过评剧,而且战果辉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