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评剧院的人才建设

2014-7-3 13:17| 发布者: 玉霜| 查看: 4746| 评论: 0

摘要: 中国评剧院的人才建设
中国评剧院的人才建设
    中国评剧院自1953年起,始终把“出新戏,出新人”作为评剧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各种渠道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早在剧团成立初期,为了充实新的演员队伍,专门成立了一个青年队(三队)。这个队是由一部分新文艺工作者,新歌剧演员和社会上招考来的青年,以及年轻的戏曲演员组成的。为了使青年演员迅速成长起来,特此配备了有名望的喜彩莲。喜彩春、张润时等老演员作为老师。在学戏过程中,领导发现马泰嗓子天赋条件好,声音宽厚,甜润,决定重点培养,并采取“以人保人,以戏保人”的方法。“以人保人” 就是由著名演员和新演员同台演出。全国著名演员小白玉霜、喜彩莲、魏荣元都与马泰同台演出过,甚至为他“挎刀”当配角,如打炮戏 《小借年》,马泰扮演小生王汉喜,小白玉霜扮演嫂子,喜彩莲扮演妹妹。《马寡妇开店》,也是小白玉霜陪同马泰演出。《朱痕记》一剧,朱春登一角原由演员魏荣元扮演,也改为马泰扮演,女主角还是小白玉霜,如此等等。马泰虽是半路出家,十九岁考人剧团开始学评剧,但老一代名演员并没有看不起他,而是先从小戏、折子戏人手,一点一滴地教他。经过几年的艺术实践和精心培养,马泰在评剧观众中逐渐有了影响。1959年,排演《金沙江畔》,领导决定大胆起用新秀,让马泰饰演重要角色——师政委谭文苏,同台演出的有著名演员小白玉霜,新凤霞、魏荣元、张福福。赵连喜、喜彩莲。音乐设计贺飞、杨培等同志,为马泰设计了适合男中音区域的唱腔,魏荣元在演唱技巧上对马泰进行具体指导。在大家共同帮助扶持下,马泰饰演的谭文苏一举成功,从此为广大评剧观众承认,喜爱了。接着,剧院领导又“以戏保人”,让创作人员为马泰编写、移植了《野火春风斗古城》、《阮文追》、《夺印》等剧目。短短几年,把马泰培养成了全国著名的评剧演员。
    中国评剧院自1955年建院以后,明确了以现代戏为主的艺术方针,因此剧院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排演了大量的现代题材的剧目,如 师二黑结婚》、《志愿军的未婚妻》、《苦菜花》、《三里湾》、《家》、《钢铁沸腾》等,以更好地表现革命时代英雄人物的业绩以及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一代新人,广大的评剧观众也对现代剧目的艺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有一支优秀的老、中、青结合的新型的演员队伍。剧院青年演员较少,是决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戏为主方针和上述要求的。剧院领导也认识到在不断推出新剧目的同时,也要推出新的一代评剧事业的接班人。因此为了适应现代剧目的需要,为了培养评剧事业的接班人,剧院于1958年开办了第一届学员班。
    第一届学员班招收学员二十名,组成了由喜彩莲为主任,徐廉为副主任,赵连喜、龚万才、焦景俊。张润时、徐荣明、李义芬、花小仙等同志为教员的教学队伍。学员开学首先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评剧院的建院方针。让学员确立时刻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思想。为了全面提高学员的文化素质和文艺修养,学员班开设了政治课。文化课、表演课、音乐课,并请专人讲授《艺术概论》。学员们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学习,文化水平及艺术修养普遍提高。1959年,剧院为了向国庆十周年献礼,排演了表现红军北卜抗日题材的现代戏《金沙江畔》,抽调学员班参加了演出。他们扮演了生龙活虎的红军战士,使舞台上呈现出一派生机。青年人的参加为《金沙江畔》添缀了青春的色彩。胜利完成《金沙江畔》的演出任务后,学员班边培训,边参加演出实践,较好地结束了第一届学员班的培训任务。1958年的学员已成为今天舞台的主要艺术骨干,如刘萍、傅嘉祥、张秀琴、贾新年、鼓师刘德士等。
    1960年,评剧院决定开办第二届学员班,这届学员班吸取第一次办班的不足,制定了“普遍培养,重点提高,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教学方针。共招收学员一百人,分演员。乐队、舞台美术三个专业。演员班按行当分别培养,成龙配套,为成立青年团做准备。
    为了这个目的,配备了专职做政治思想工作的舒克、孟伟等同志,增加了高金儒。刘英斌、陶明芳、杨殿英、瑞长路等专业教师。小白玉霜、席宝昆、魏荣元、花月仙、张德福、马泰等同志也在不同时期客串授课和教戏,并请了京剧演员盖叫天、陈永玲、李南春。李多奎、冯玉增等演员来院授课。为了弥补评剧院基本功的不足,学员班还选送部分学员到中国京剧院、北京河北梆子剧团学习,舞美班也派学员到青艺、北影学习造型化装艺术。在业务培训期间,剧院还组织学员班去部队。农村体验生活,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1960届学员班在思想建设和业务培训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剧院也积累了戏曲教学的经验,培养出了一个2德才兼备的青年艺术骨干。如:戴月琴、李惟拴。张彦生、张彦春、朱怀旭、申增丽、刚立民、孔庆玉、张连喜、刘文田。赵甲申、李玉明。宋士萍等。李惟拴、张彦春。戴月琴、朱怀旭等在文化部及北京市举办的各种演出中分别获奖,为评剧争得荣誉。
    十年浩劫,评剧事业受到极大摧残,老演员纷纷离开舞台,大部分青年演员已进入中年,他们的艺术才华被埋没在那段对悲的年代里,剧院面临着无人接班的困难局面。
    1978年,剧院决定开办第三届学员班,根据剧院的实际情况.招收了一部分年龄较大,嗓音基本定型的和一些年龄较小的学员,继续实行上期办班方针,喜彩莲同志抱病担任主任,袁凤霞。花砚茹、郝银荣任副主任,教师队伍基本上是上期的老师,北京戏校评剧教员也充实进来。
    这批学员的思想曾受到“文革”带来的严重干扰,给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但学员班的教师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为评剧事业又培养出了一批新人。1978届学员班招收学员近七十人,培养出了像齐建波、蔡文艳。张文鹏、江良菊、孟素洁、禄安斌、张生京、了培、杨杰、王大力等一批优秀的演员和演奏员。目前,这支最年轻,最有生气的新军正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首都评剧舞台上。
    中国评剧院三十年来开办了三次大型的学员班,自己培养出了一批一批的评剧事业接班人。现今中国评剧院的艺术队伍除少数老演员以外,大都是这三期的学员,他们是今天剧院的主要艺术骨干,他们的成长显示了团带班教学的丰硕成果。但是在二次办班的过程中,也暴露f这种大型团带班的缺点和不足。鲁先师资队伍不能成龙配套,水平不一,缺乏教学经验,况且学员班规模较大,牵扯剧院较多的人力物力与剧院的生产演出相互干扰;其次在教学方面,由于学员人数过多,重点提高和普遍培养不能很好兼顾。在培养过程中,偏重了唱功,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学。因此,较全面的高、精、尖的青年演员培养的太少。还有,学员班实行全包制,毕业后全部留在院里,使剧院的编制过于庞大。另外,由于团带班,学员年龄较小,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分辨事物的能力较差,因此,在团内较早的接触了一些残留的旧戏班的不良习气而受到影响,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剧院领导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感到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就是培养评剧流派的继承人。1958年,招收了第一届学员,在学员中发现了刘萍。刘萍是女中音,在学校时酷爱白派唱腔,领导决定让她学习白派唱腔,做白派继承人。刘萍进院后,虽未正式拜小白玉霜为师,却得到过小白玉霜的亲自指导。她们常常同台演出,在《秦香莲》、《朱痕记》两出戏中,刘萍曾得到小白玉霜的亲传。正当刘萍逐渐成熟掌握白派韵味,准备进一步继承白派剧目时,十年“文革”开始,小白玉霜惨遭迫害含冤去世。刘萍的艺术道路遭到灾难性打击,失去亲传机会。粉碎“四人帮” 之后,剧院领导决定,以戏带人,培养刘萍。将小白玉霜生前演出的《秦香莲》、《闹严府》、《杜十娘》、《朱痕记》等自派风格剧目,为刘萍加工重演。刘萍失去亲传,没有气馁,认真听白派唱片和录音,向其他老师请教,反复练习,多方琢磨,终于在观众中树起了白派第三代传人形象。近几年,刘萍在现代戏《成兆才》、《第二次握手》。《米酒歌》。《评剧皇后》的演出中,也成功地唱出白派风格和韵味,井获得第二届“梅花奖”。
    第三届学员中,蔡文艳也是作为白派接班人培养的,可惜她后来离开了评剧界,幸而有王冠丽接了上来,相信不久的将来,第四代、第五代白派传人还会继续出现的。
    新凤霞的徒弟谷文月、戴月琴,近年来在评剧观众中影响颇大,观众公认她们是新派继承人。以戏带人,谷文月演出了 《祥林嫂》、《杨三姐告状》、《春香传》、《花为媒》等新派优秀剧目。在新排剧目《牡丹仙子》、《银河湾》、《水冰心抗婚》、《剑胆琴心》等戏中也唱出了新派风格。谷文月嗓音醇厚、刚健,在《杨三姐告状》中饰演的杨三姐,泼辣、机智、光彩照人,颇受观众赞赏,获得了第一届“梅花奖”。
    戴月琴演出了新派戏《刘巧儿》、《花为媒》,在《狐仙小翠》、《意中缘》、《红罗衫》等戏中也颇有“妩媚娇艳近师风” 的感觉。
    马泰在学习魏荣元的风格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第二届学员班毕业的李惟控,兼学魏荣元与马泰,他嗓音宽厚、刚健,生、净兼能。近年来成功演出了魏荣元的包公戏《秦香莲》、《包公赔情》等,并在现代戏《野马》中饰演主角陈培新,在《高山下的花环》中饰演赵蒙生。
    1960届毕业的张彦生,师从张德福,演出了张德福扮演的角色:《花为媒》中的贾俊英,《杨三姐告状》中的高小六,还出演了《梅玉良缘》、《珍珠衫》、《弄假成真》、《银河湾》等戏,成为了张德福演唱风格的小生继承人。
    1978届毕业的年轻演员,实行定向培养的有:齐建波。张文鹏、江良菊、蔡文艳、孟素洁等。这批青年演员,学习期间除教师授课外,还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培养。他们曾到山西学习蒲剧《挂画》、《烤火》,请进川剧演员传教《逼侄赴科》、《红梅阁》等戏。
    中国评剧院还重视对艺术干部的培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送干部到中央戏剧学院向苏联专家学习表、导演。如今,为适应新时期戏曲改革的要求,又进行智力投资,先后选派音乐、表演、导演、美术方面的艺术于部,李新民、刘文田、黄亚妮、张惟域、黄兆龙。张怀智、邵振平等人参加各种进修,提高理论修养,增强队伍素质。
    俗话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创作队伍的建设是中国评剧院十分重视的环节。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评剧院就以演出现代戏而闻名全国,《金沙江畔》。《向阳商店》。《夺印》。《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一批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的优秀剧目,推动了评剧的发展与振兴,群众曾称誉这个时期是中国评剧院的“黄金时代”,“鼎盛时期”。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剧院逐年吸收大学毕业生,培养剧作者。他们进院后,先是熟悉评剧,掌握戏曲规律,然后深人生活,熟悉题材,积累素材,挖掘主题。一个剧目上马,剧院组织于部、演员一起讨论,共同扶植,在良好的气氛下,创作人员热情很高,出了剧本,也出了作者。
    郭启宏,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进人评剧院任创作干部。他虽系广东人,但经过努力,克服了语言障碍,并熟悉了北方的生活特性,创作出《成兆才》、《评剧皇后》,又改编和移植了《李娃传》。《珍珠衫》、《屠夫状元》等戏,并且创作了京剧历史戏《司马迁》、《王安石》等,其中《成兆才》和《评剧皇后》在北京市新编剧目评比中均获奖, 《司马迁》在国庆三十周年献礼中获二等奖,他写作的特点是文学性强,有一定思想深度。
    刘敏庚,毕业于本院1960届学员班,后读电大,继而剧院又送他到中央戏剧学院进修了两年。从演员到创作人员这样一种生活经历,使得他更熟悉舞台,创作的剧目戏剧性也更强,他注重深人生活,曾到内蒙、延安等地蹲点,了解知青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经历。法院也是他深人生活的基地,多年的生活积累,使他近年来成功地创作出《野马》(与薛恩厚合作)、《喜神》等剧目,其中《野马》获文化部、中国剧协优秀剧本奖,《喜神》获北京市评剧二等奖。
    仇英俊,196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近年来创作了反映民族团结的《捕竹夫人》,反映计划生育的现代戏《酸儿辣女》、《挑水老爷》等,还与其他同志合作改编了《故都春晓》、《第二次握手》、《驼龙传奇》等剧。
    薛柯兴,毕业于吉林大学。近年来创作了《乔迁之喜》、《剑胆琴心》、《寸草心》等剧。还改编了《红罗杉》,同时出版了长篇小说《使命与情网》、《古墓中的笑声》。
    另外,还有新分配进院的大学生刘侗,以及业余创作人员,如工人作家张宝申。
    中国评剧院多层次、多梯队、多方面地培养编、导、演、乐、美人才。使剧院始终保持一种艺术活力,让评剧艺术不断以新的风采呈现广大观众面前。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